表面修补加固法
适用情况:当墙体裂缝宽度较小(一般小于 0.2mm),且裂缝不再继续发展,对墙体结构安全影响较小时,可以采用表面修补加固法。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防止外界因素(如水分、空气等)通过裂缝侵入墙体内部,对墙体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。
具体操作:
首先,要对墙体裂缝周围进行清理,将灰尘、油污等杂质清除干净,以确保修补材料能够良好地粘结。
然后,使用环氧树脂胶泥或水泥砂浆等材料,将裂缝表面进行封闭修补。对于较细的裂缝,可以采用注射器将环氧树脂胶液注入裂缝中,使其填满裂缝。对于稍宽一点的裂缝,可以先在裂缝中填入水泥砂浆,然后在表面涂抹一层环氧树脂胶泥,使其更加平整、牢固。
压力灌浆加固法
适用情况:适用于墙体裂缝宽度较大(大于 0.2mm)、裂缝较深且有继续发展趋势的情况。这种方法可以将灌浆材料注入墙体裂缝深处,使裂缝得到充分填充,恢复墙体的整体性。
具体操作:
材料准备:选择合适的灌浆材料,如水泥基灌浆材料或化学灌浆材料(如环氧树脂灌浆料)。水泥基灌浆材料价格相对较低,强度较高,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墙体;化学灌浆材料具有良好的可灌性和粘结性,能更好地填充细微裂缝。
钻孔:在墙体裂缝两侧适当位置钻孔,钻孔的深度和间距要根据裂缝的具体情况确定。一般钻孔深度要穿过裂缝到达墙体内部一定深度,间距通常在 30 - 50cm 左右。
埋管:在钻孔中埋设灌浆管,灌浆管的一端要深入裂缝底部附近,另一端要露出墙体表面,以便连接灌浆设备。
灌浆:将灌浆材料通过灌浆设备,在一定压力下(压力一般控制在 0.2 - 0.4MPa)注入裂缝中。灌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,当相邻灌浆孔出浆时,可以暂停灌浆,封堵该孔后继续对其他孔进行灌浆,直到所有裂缝都被灌浆材料充分填充